坚尼地城新海旁并无行人道,经常人车争路,险象环生。\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
坚尼地城的优美海景一向迷人,可一览维港的新海旁路段更是打卡热点,但该处面向维港的路段只有车路,无行人路,若市民想靠近海旁欣赏日落景色或拍照,便需要站在马路旁,车来车往颇为危险。政府计划在坚尼地城新海旁增设行人板道,但受限于《保护海港条例》,项目推展困难重重。
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,政府有意修订《保护海港条例》,「拆墙松绑」引入较简单的机制,处理能发挥海港功能或让市民享受到海港设施的改善项目,如登岸堤阶、码头、行人板道等。\大公报记者 邵颖
,,环球ug平台卖分(www.ugbet.us)开放环球UG代理登录网址、会员登录网址、环球UG会员注册、环球UG代理开户申请、环球UG电脑客户端、环球UG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记者实测10分钟110车擦身过
下午的坚尼地城新海旁,无疑是欣赏日落的绝佳打卡位。记者昨日下午在现场所见,约百米的路段上,总计有不少于80人驻足影相,而电单车、巴士、出租车、私家车同时间都络绎不绝。记者以10分钟为计,有不少于110辆车辆驶过,交通密集程度可见一斑,颇为危险。有市民及游客均表示,若能修建行人板道,无疑将大幅提升安全度,亦提升观赏体验,认同现时的法例应根据实际需求而有所调整。
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日在网志中指出,1997年制定的《保护海港条例》(第531章),列明不可在维港范围内进行填海工程,如需在海港范围内进行有关工程,就必须证明项目有「凌驾性公众需要」,并拟备「具有力和令人信服的资料」,门槛相当高。
甯汉豪表示,受限于《保护海港条例》,一些较为小型的海滨改善工程,例如在坚尼地城新海旁增设行人板道,又或是重新发展一些已荒废的码头,例如启德前跑道的旧码头,以及土瓜湾的九龙城汽车渡轮码头,因这些工程规模未必能证明有「凌驾性公众需要」,因而未有推展。
她又指,湾仔「水上运动及康乐主题区」或铜锣湾「活力避风塘主题区」设「海岸堤阶」,为免因延伸「海岸堤阶」出海而触及「填海」范围,堤阶最低一级与水面仍有距离,暂亦未能做到逐级延伸出海的亲水体验。
可引入简单机制 取得平衡
甯汉豪透露,政府考虑检讨《保护海港条例》,在保持现行法例下在维港范围不填海造地的精神下「拆墙松绑」,引入较简单的机制,处理能够发挥海港功能或让市民享受到海港设施的填海项目,例如兴建登岸堤阶、码头、行人板道等。当局稍后会将建议提交海滨事务委员会及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,并作公众咨询。
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吴永顺认同检讨条例,指有时很简单、惠及市民的建设,都因为《保护海港条例》严谨的规范,以至无法进行,很多时政府官员因为怕触犯《条例》而裹足不前,(建议)只聚焦改善海滨畅达性,小型填海「松绑」;但他认为,放宽的前提是要坚持不可为建屋而在维港填海。
网友评论